成老师在西班牙一所大学教授中文已经两年了。最近,他偶然听到一些学生在抱怨:学了这么久的汉语,连真正用汉语跟别人交流的机会也没有,万一遇到说汉语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说的别人能不能听懂;上课的时候也只是练练课文中的对话,实在是没意思。成老师听到后很着急,他十分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个问题,可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如果你是成老师,你会如何应对学生们反映的问题?
在非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学习目的语,无论在语言输入、自然资源的提供还是语言运用机会等方面,都无法与在目的语社会环境中的学习相提并论。由于成老师在西班牙教授中文,他的学生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很难像目的语环境中的二语学习者那样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并获得反馈。又加上成老师在课上只是练习课文中的对话,学生根本没有在真实语境中用汉语跟别人聊天儿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反馈,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汉语到底能不能被中国人听懂。基于以上原因,案例中成老师的学生产生抱怨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非目的语环境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利因素,但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弥补。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多引入一些交际性训练。所谓“交际性训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语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创设的各种语境中,以便真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老师在编排交际性训练时,可以把涉及语言实践的各种课外活动纳入到计划中去,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比如参观游览、座谈访问和游戏表演等。老师要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以及更多自然习得语言的机会,并通过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和反馈。
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其他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并规定对话期间汉语是唯一的交际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周末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当地的“中国城”去,亲身体验华人的交际情境,增加学生听说汉语的机会。